目前,院前急救需承担的任务已不仅仅是运送患者,急救车上配备的各种急救设备,在早期为维持患者生命体征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随着急救信息平台的建设,“患者未到,信息先行”的理念逐渐渗透,院前急救服务更加全面。
如前所述,国外急救模式主要分为强调转运的“英美模式”和强调现场救治的“德法模式”。直至上世纪末,两种模式的区别仍然较为明显。但随着急救设备的功能逐渐强大,以及信息化在急救服务中应用,使得两种模式逐渐向彼此接近。目前,各国的急救服务虽不尽相同,但都源自两种模式的融合。
我国以往的急救服务类似于传统的“英美模式”,急救过程中更注重患者转运。加入信息化技术后,美国急救服务过程中加入了早期处理、救治和信息传输环节。急救信息平台不仅为信息的稳定提供保障,更决定着数据信息在不同设备间传输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决定着院前急救的工作效率。美国各州的急救机构和公司都在努力发展院前急救信息化,其中许多地区的信息平台已较为成熟。这种转变应当也适用基于“英美模式”的我国急救服务。
A.“云”平台简化急救流程
位于波士顿的Beth Israel Deaconess医疗中心(BIDMC)在使用一种基于云技术的电子医院管理系统,它利用一种被称作“SafetyPad”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将波士顿的急救车与连接急诊部工作人员链接。SafetyPad让BIDMC的医生在院内急诊部的控制板上看到急救车上的重要数据,并且能将这些数据导入到患者的电子病历中。医疗人员可以看到患者的治疗方案、病史、用药史、心电数据和一些实验室检查结果。在芝加哥、迈阿密和华盛顿等地区的急救人员都可以在救护车上通过移动设备访问SafetyPad,它甚至能通过苹果iPad访问。
BIDMC的急诊医生兼急诊信息部主任Larry A. Nathanson表示,在应用SafetyPad程序之前,首诊人员每天需要通过传真发送150份~180份填有患者生命指征和医疗信息的表格;现在,这些表格将通过急救车上的平板电脑传送至BIDMC控制板系统。
急诊室控制板与SafetyPad软件连接之前,获得结构化的院前数据几乎不可能。“医生不仅能够获得带有时间戳的结构化用药记录和病史记录的设备,并且这个系统还能传输电子病历,使其可以远程查看和分析。”BIDMC信息总管兼哈佛医学院经理John D. Halamka博士说到,“我们可以根据电子病历中规范化、结构化的数据来做诊治决定。同时,它已可以作为合法有效的医疗文件。”
B.汇集力量建立平台
印第安纳州汇集州立医疗机构、医疗研究院和专业医疗技术公司的力量,建立遍及全州的急救电子信息平台。自从2009年,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急诊医疗电子患者健康信息系统、印第安纳州患者健康系统就和市急救系统、Regenstrief研究院、州健康信息交换系统和Medusa Medical Technologies公司结成合作关系。合作方成员可以方便地使用州立健康信息交换系统基础设备,以及为急救人员开发更加实用的信息交换软件。印第安纳州现已经拥有相对较完善的全州范围医疗信息交换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从一点访问全州约75%的健康数据。
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急救车都配备了连接着州健康信息组织数据库的平板电脑。Regenstreif研究院研究员兼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学副教授John Finnell介绍表示,在以前,当急救人员遇到失去意识的患者时,他们常常需要依赖报警者提供的患者信息来得知这位患者的健康史,例如他是否有中风史,或者他是否对某种药物过敏。电子健康信息数据将为急救人员提供更为准确的患者健康史,这对于救治十分有帮助。
作为美国国家急救医疗技术员协会(NAEMT)会员及有着30年工作经验的急救人员,Chuck Kearns表示,这些健康信息对于急诊工作者是非常有价值的。他指出,相比医院中可以进行的高级检查,急救人员通常无法携带大量诊断工具,因此他们的院前急救工作有很多不利之处。也正因此,任何有关患者的历史背景信息都是价值千金的。
C.急诊数据库提供治疗参考
新罕布什尔州希望急诊数据库能在简化急诊流程同时,为急诊治疗的研究和改进中提供重要的帮助。早在2003年,新罕布什尔州创伤急救服务信息系统(TEMSIS)就开始推行急救电子信息平台和急诊数据库。电子平台中汇集了急诊病例的接诊时间、报警原因、用药史和基本生命体征信息等。
几年间,新罕布什尔州的其他急救公司也陆续加入急诊数据库。美国最大的急救公司American Medical Response (AMR)于今年9月将车载软件系统升级,此次升级着重针对急诊数据库的电子病历数据传输功能。利用该功能,AMR公司可将急救车中的病人医护数据发送至州立中心数据库。根据新罕布什尔州急救服务管理局的介绍,除TEMSIS外,新罕布什尔州已有5家不同急救机构或公司参与中心数据库的连通,TEMSIS以外的机构和公司提供了州内约18%的急救数据。AMR的加入,将进一步提升中心数据库的数据量。
AMR新罕布什尔州区域经理Christopher Stawasz介绍说,中心数据的电子病历数据统计,有助于急救人员寻求最佳治疗方式。例如,美国每年约有25万心脏病急诊患者,其中约10%由AMR公司承担急救任务。全美不同地区的心脏病例的情况不同,急救人员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急救方式。面对一例心律不齐的患者,中心数据可以帮助确定是否该跳过某种治疗抑或采用一些更激进的治疗手段。
D.信息平台的应用价值
2012年初,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 ONE)发表的一篇有关美国急诊医生及管理者对电子信息平台应用评价的论文中列举了急诊医务人员对于电子信息平台的看法。
论文中,被调查者表示出了在应用电子信息平台过程中的诸多阻碍。一些地区急救电子病历系统难以与现有医院内急诊系统整合。组织结构复杂、开发商不可靠,以及有关隐私和安全方面的顾虑都将是信息平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另一方面,即便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传输、存储的效率在逐渐提高,信息化设备成本在不断降低,目前资金问题仍然是开展急救信息化工作的阻碍之一。论文中提到,美国许多地区在医院信息交换领域的发展,面临的最基本的难题是资金问题。联邦储备中用于开展健康信息技术的拨款并不是无限的,所以为了获得资金支持,美国一些医疗机构开始寻找商业化的新思路。波士顿BIDMC尝试使数据交换系统与广告产品整合,这使云系统的使用就不会出现资金问题。由此,波士顿BIDMC衍生出一个名为Forerun的私有软件公司,为其自身的急诊部控制板平台提供广告支持。
纵使存在各种阻碍,电子信息平台在急救工作中的积极意义还是不能忽视的。论文中的调查显示,医务人员普遍认为,提高病历清晰度和详细程度、减少病历信息丢失、以及医疗机构的强制推行都是促进急诊部门从传统病历向电子病历转换的动力。电子病历对医疗服务质控工作的支持更是极大的动力。许多被调查者都强调,以往的纸质病历时代,质控工作非常难以进行;而通过电子病历记录,自动生成的报告、汇总和衡量数据使质控工作更加易行。例如,应用电子病历后,急诊科可以方便统计插管成功率和院外心脏病抢救率等重要医疗服务质量指标。
更重要的是,急诊系统与电子病历系统相连通会从一些方面提升急诊医护水平。例如,如果急救人员知道患者病史,那么他们可以根据病史快速判断患者的病因;急救人员到达医院时可以迅速将患者的记录信息调取出来,而医生不用再等待繁琐的入院登记和文书工作,这将缩短患者入院时间;当急救人员认为不能依赖患者自己获得准确健康史,或患者已经无法进行有效交流时,信息平台提供的健康信息更是非常有价值的。
来源:304.cam永利集团《e医疗》